消毒: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之达到无害化的处理。根据有无已知的传染源可分预防性消毒和疫源性消毒;根据消毒的时间可分为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灭菌: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所有微生物(包括芽胞),使之达到无菌程度。经过灭菌的物品称“无菌物品”。
消毒: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病原微生物,使之达到无害化的处理。根据有无已知的传染源可分预防性消毒和疫源性消毒;根据消毒的时间可分为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灭菌:是指杀灭或清除传播媒介上的所有微生物(包括芽胞),使之达到无菌程度。经过灭菌的物品称“无菌物品”。
消毒与灭菌是两个不同的要领。灭菌可包括消毒,而消毒却不能代替灭菌。
消毒、灭菌的原则
(一)明确消毒的主要对象:应具体分析引起污染的途径、涉及的媒介物及病原微生物的种类,有针对性地使用消毒剂。
(二)采取适当的消毒方法:根据消毒对象选择简便、有效、不损坏物品、来源丰富、价格适中的消毒方法。
(三)控制影响消毒效果的因素:许多因素会影响消毒剂的作用,而且各种消毒剂对这些因素的敏感性差异很大。
微生物的种类,不同类型的病原微生物对消毒剂抵抗力不同,因此,进行消毒时必须区别对待。
(一)细菌繁殖体
易被消毒剂消灭,一般革蓝氏阳性细菌对消毒剂较敏感,革蓝氏阴性杆菌则常有较强的抵抗力。繁殖体对热敏感,消毒方法以热力消毒为主。
(二)细菌芽胞
芽胞对消毒因子耐力最强,杀灭细菌芽胞最可靠的方法是热力灭菌,电离辐射和熏蒸法。在化学消毒剂中,过氧化氢能杀灭芽胞。
(三)病毒
对消毒因子的耐力因种类不同而有很大差异,亲水病毒的耐力较亲脂病毒强。
(四)真菌
对干燥、日光、紫外线以及多数化学药物耐力较强,但不耐热。
消毒、灭菌的方法
一、物理消毒灭菌法
热力消毒灭菌:高温能使微生物的蛋白质和酶变性或凝固(结构改变导致功能丧失),新陈代谢受到障碍而死亡,从而达到消毒与灭菌的目的。在消毒中,热可分为湿热与干热两大类。
干热消毒灭菌
干热是指相对湿度在20%以下的高热。干热消毒灭菌是由空气导热,传热效果较慢。一般繁殖体在干热80-100中经1小时可以杀死,部分芽胞需160-170经2小时方可杀死。
湿热消毒灭菌
湿热消毒灭菌是由空气和水蒸气导热,传热快,穿透力强,湿热灭菌法比干热灭菌法所需温度低、时间短。
(1)煮沸法:将水煮沸至100,保持5-10分钟可杀灭繁殖体,保持1-3小时可杀灭芽胞。
(2)高压蒸汽灭菌法:高压蒸汽灭菌器煮沸前物品涮洗干净,打开轴节或盖子,将其全部浸入水中。
紫外线消毒
在室温20~25时,220V 30W紫外灯下方垂直位置1.0m处的253.7nm紫外线辐射强度应70W/cm2,低于此值时应更换,适当数量的紫外灯,确保平均每立方米应不少于1.5W。紫外线消毒时,无菌室内应保持清洁干燥。人员在关闭紫外灯至少30min后方可入内作业。
二、化学试剂消毒
(1)过氧化氢:
过氧化氢和胶质银离子这两种成份都能穿透和破坏微生物的细胞壁和细胞膜,进入细胞内部使其关键性功能成分(例如:DNA 和酶)坏死,从而导致细胞死亡。
(2)甲醛消毒:
这里说的甲醛就是40%的甲醛溶液,也就是福尔马林,一般包装上写的是37%。缺点:甲醛对人体危害太大了,一般不推荐这种方法。